一個品牌的成功
往往不是來自單點的勝利,而是系統的成功
品牌動作,往往也具有連貫性
隨著板川集成灶全新VI系統正式曝光
企業終端形象識別系統(SI)也迎來了徹底的煥新升級
線下門店作為品牌的“臉面”以及溝通消費者的空間載體
不僅是傳遞品牌信息的媒介,更是促成銷售的重要推動力
那么此次板川SI全新升級,“升”的究竟是什么?
![](/static/upload/image/news/512abd083e6b5c23c4644f4073653bd4.jpg)
01 刷新顏值新高度
打造年輕人消費“時尚秀場”
在這個屬于“后浪”的時代,迎合年輕人成為主流商業趨勢。崛起的年輕一代們成長于中國經濟騰飛時期,豐富的物質生活也催生了注重悅己,追求顏值的精神需求。如何讓年輕消費者看到品牌第一眼時產生好感,對線下門店的顏值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![](/static/upload/image/news/e7dffc0b951f2a6dd41eeaf5c7cc63b7.jpg)
板川終端形象整體采用時下年輕消費群體喜歡的時尚簡約風,從門頭、門面整體外觀,到內部的形象墻、櫥柜、展臺造型設計等,線條走勢一氣呵成,天花、地面、墻面干凈利落,時尚、年輕的氣息毫不掩飾地向每一位迎面而來的消費者盡情展示。時尚潮流最為直觀的展現,更在于板川對色彩的絕妙應用。板川終端門店以設計界推崇的高級灰、極簡白為主色調,既避免了大量灰色帶來的冷硬沉悶感,又以大面積的白墻在無形之中傳達出空間的靜謐空靈感,更最大限度傳遞板川所提倡的質感生活的魅力。
![](/static/upload/image/news/b97883d7a23f0cd458047d75e7f6c466.jpg)
讓消費者獲得創新體驗是板川品牌SI升級的關鍵。為了消除傳統門店售賣的邊界感,營造極具體驗感的場景空間,板川采用了開放式空間布局。化繁為簡的設計、富有層次感的光影應用,讓空間更加流暢貫通,也讓每一位進店的顧客都能獲得自由舒適的購物體驗。對入口形象區、形象款套系區、沉浸式體驗區、設計師及配材展示區、多個主題的產品展示區……進行了科學動線規劃,功能層次分明,告別了舊時產品擺放緊湊造成的擠壓感,方便用戶慢下來感受產品,也利于門店提供更為精細的導購服務。
![](/static/upload/image/news/a1fbd4d5d5d2fcc226dde0a8c86d576a.jpg)
從門店的一些細節設計,則能窺見板川的匠心巧思。接待臺雕刻透光的造型設計,是VI輔助形的延伸,同時也帶來具有科技感的奇妙聯想。分別在門結構、區域引導處應用了藍、白色光帶,將店內的科技氛圍感拉滿。顯然,從整體風格到色彩搭配再到空間布局以及細節呈現,板川用心營造融合時尚美學和產品售賣的消費場景,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之余,也讓產品更生動、更具吸引力,從而推動用戶進行有效消費。
![](/static/upload/image/news/898b1e323412563d9dad1aae78f598f4.jpg)
02 終端門店升級的背后
是板川“安全感”的落地生根
無論是啟用新VI、還是終端門店升級,都是品牌根據自身定位而展開的系統性的升級革新中的一環,亦是品牌戰略的落地實踐。
![](/static/upload/image/news/27d9c4031e369333e4f4e5229a80fe89.jpg)
另一方面,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,在追求美學體驗的同時,“價值導向”的個性化消費觀念也正在普及。特別是家居生活越來越成為表達自我個性的一種方式,當下的消費者需要的也不僅僅只是冰冷的工業產品,更開始看重品牌背后有溫度、有內涵的價值主張。板川相信“安全是美好食光的開始”,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。全新終端門店讓消費者沉浸在時尚簡約的氛圍之余,更充分挖掘品牌內涵,將“讓我的廚房更有安全感”的全新定位融入整個空間設計,讓消費者沉浸式體驗板川廚電安全感的魅力。
![](/static/upload/image/news/ac6ce4a220d1ca5c679f0dbd58adc17b.jpg)
于是,我們看到門面左側的銘牌具有安全個性化設計,與品牌新LOGO形成相輔相成的效果。入口處左邊就是一幅大型的形象畫,其上18道安全廚房保障清晰傳遞著品牌的安全理念和使命。安全形象樹以及各區域合計14幅畫面,從品牌、技術、產品、功能安全點等細節展開,讓受眾對板川“安全感”這一品牌核心價值有更細致的感知,板川讓人放心、安心、舒心的安全守護者形象也進一步深入人心。正如板川業務從廚電單品集成灶邁向廚房空間場景,其一直倡導的安全也從單一的安全走向更為豐富多元的安全感。板川集成灶SI全新升級,提取“時尚”與“安全感”作為基點打造有溫度、懂年輕人的體驗場景,以“安全至尚”的形象,傳遞板川聚焦廚房生活,著眼未來人居安全的勃勃雄心。
![](/static/upload/image/news/306cf0ad3e0fd164a3aa1755e3c730eb.jpg)
—THE END—